闽侯十八重溪(闽侯际丰溪)

一、闽侯十八溪景区

十八重溪位于福州市郊区的闽侯县,因溪流有18道弯而得名,不过景区只是从3重溪至9重溪的知音瀑布这一段,往后就没有开发了。景区内的景色一般,只有知音瀑布还不错。这里溪流平缓,清澈见底,非常适合嬉水,景区内和景区外的溪水中,夏季有许多戏水游泳的人群。到这里的人都是带着游泳衣和游泳圈的。

二、哪位可以介绍一下十八重溪

十八重溪在闽侯县南通镇的古城村。这里有一座古灵山,溪流自古崖山尾北流,斗折蛇行,计10千米18个组合,后汇人大樟溪。溪流两岸的危崖叠嶂,林木苍郁,宛如桃源仙境。山上有许多岩洞,著名的有“罗汉洞”。前洞口像大猩猩张开的嘴巴;后洞口像是“罗汉洞”的“后门”。洞很小,仅有两张床大,但十分阴凉,可供游人驻足或避暑。明初“闽中十才子”之一的郑定曾有诗云:“天乙岩头发长啸,云散天高秋杳杳。石室凉生六月寒,海天望断三山晓。”明黄仲昭的《八闽通志》说:罗汉洞又名”天乙岩石室”,或名“小方广”。古灵山中多奇峰峻拔,如“文笔峰”,又称“古灵席帽山”,就像一支擎天巨笔,摩云插天。明高秉有《文笔峰》的诗说:“文笔耸孤翠,高标写苍穹。气夺众峰秀,屹为三山雄。何当览奇观,于此巢云松。”席帽山有一种特产叫“蓝草”,古代农家多采“蓝草”炼制蓝色的颜料,用来漂纱染布,令人称奇。山后有一石窍,出甘泉,可资20人喝饮。饮竭复盈,神奇莫测。古灵山有隐灵寺,唐咸通间(860—873年)建;又有安德院,唐大中初(847年)建;灵源院,宋嘉枯中(1056—1063年)建;此外还有赞云房、碧玉潭、落镜桥、小天台、幡龙石、逗云亭、云湾渡、月山崖、安德泉、古灵庙、古灵旧隐等胜迹。明王褒有《题古灵旧隐》的诗曰:“故乡风景应何有?少年交游恒白首。鸟府新推从事贤,谁道折腰羞五斗。因言旧隐似盘谷,萝里惟怀返初服。蕙带梦衣江上春,王孙几望天涯绿。”此外还有林志的《古灵十景诗》,但诗中所述景物,今多已芜没,有待于恢复和开发。十八重溪的西畔有宋陈襄墓。陈襄,字述古,号古灵,庆历二年(1042年)进士,后为侍御史,因反对“青苗法”和奏请贬斥王安石等事,被谪知陈州、杭州,终以侍读判尚书都省卒,乡人奉其为”海滨四先生”之首,立祠纪念,称“古灵先生”。古城村又因此而称“古灵村”。“古灵村”里旧有陈襄宅、陈先生祠、陈襄官印石等。此外,村里还有一个著名的明代隐者陈宪,字文则,隐居教授,宣德、正统间,屡聘校文,俱不赴,尝作宅曰:“渔海归航”。十八重溪还有酷似于武夷山“大王峰”的”皇冠峰”,有“织女岩”、“石济公”、“知音瀑布”、“乌龙吐水”、“龙潭”、“弱翠潭”、“水帘洞”等100多个自然景观,更奇特的是还有许多野生的狱猴群出没其间,给旅游者增添许多情趣。500多年来,十八重溪一直是一个旅游胜地。近年又经开发,特别是在第六重溪处,建设“石风帆山庄”,配套建有“一品香”酒楼、“咪咪”咖啡厅、“爱君”卡拉OK舞厅、“棋牌点”娱乐室、“金蝶”茶廊舞厅、“姜太公”钓鱼台、“自得乐”烧烤园、天然游泳池和中、小型的会议室等,集食宿、娱乐、会议于一体,全方位为旅游者服务。十八重溪风景区现已被列为福建省第三批重点旅游风景名胜区。

三、十八重溪为什么叫十八重溪

十八重溪之所以被称为十八重溪,是因为它是由十八个独特的山谷和溪流相互交织而成。每个山谷和溪流都有其独特的名字和特色,如奔流的河水、陡峭的悬崖和飞瀑等。这些山谷和溪流形成了一个壮丽而复杂的地理景观,给人们带来了视觉上的享受和探险的机会。因此,人们将这十八个山谷和溪流统一称为十八重溪,以表达其独特而壮丽的自然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