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可可托海景区简介)

可可托海3号矿坑历史是什么

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当时仅有当地少数民族对三号矿脉露头部分进行开采,产品用做珠宝装饰材料。1935年,前苏联政府的两个地质分队来到阿勒泰。为推动找矿,他们随身带有多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矿物标本,动员广大农牧民在阿尔泰山区采集有用矿物,交地质队按质论价收购。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韩凤鸣无私地捐给了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功勋之矿:

可可托海三号矿是伟晶岩脉矿坑,深200米,长250米,宽240米,边壁上的盘山道呈螺旋状,积水漫到矿坑腰部。盛产世界上已知的140多种有用矿物中的86种矿,其中铍资源量居全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其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可可托海三号矿坑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有什么秘密可可托海值得去吗

可可托海不是海,却美过任何一片海。它是世界地质公园,它是蒙语中的“蓝色的河湾”,它是哈萨克语中是“绿色丛林”,它更是矿藏之乡,从这里开采过 16公斤重的海蓝宝石,17公斤重的黄玉,12吨重的石榴石,30吨重的绿柱石。三号矿坑无疑是最具有传奇色彩的一个。

1930年当地牧民阿牙阔孜拜在被剥蚀出露地表的花岗岩石堆中,无意中发现了含有色彩艳丽的石头,随后自发开采并加工成装饰品,当时这个牧民并不知道他打开了一个传奇的世界。

这座矿脉拥有全球几乎一半的矿物种类,世界上已知的矿种,有140个,三号矿坑独占了 86种,更为传奇的是三号矿脉中发现了门捷列夫元素周期表没有的7种稀有元素。稀有金属占到矿山储量的九成以上。其中铍资源量居中国首位,铯、锂、钽资源量分别居全国第五、六、九位。

铍,是运行核反应堆不可或缺的原料

铯是火箭发动机的理想燃料,人造卫星所用的控制器——铯原子钟就源自于铯

锂矿石中提取的同位素锂六,更是引爆氢弹的重要动力

钽、铌被称为“宇宙天空时代的稀有金属”其合金被广泛应用于航天器的制造

三号坑矿藏规模之大、矿种之多,品位之高,储量之丰富,层次之分明,开采规模之大,为国内独有、世界罕见,与世界最著名的加拿大贝尔尼克湖矿齐名

是全球地质界公认的“天然地质博物馆”,是中外地质学者心目中的“耶路撒冷”、“麦加”圣地,它更是顶级国家机密和顶级国家财富。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有什么秘密?可可托海值得去吗?

可可托海三号坑为啥不再开采

可可托海三号坑不再开采的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矿体锂资源枯竭:可可托海三号坑经过长时间开采,矿脉中的锂资源已经枯竭,无法满足继续开采的需求。

2.经济效益持续低迷:随着开采成本的上升和锂价格的波动,可可托海三号坑的开采经济效益持续低迷,无法吸引足够的投资和利润。

3.管理体制改革:为了适应新的经济和环境形势,可可托海三号坑的管理体制改革成为必要,但改革需要投入大量资源和时间,也成为了停止开采的原因之一。

总之,可可托海三号坑不再开采的原因是多方面的,包括资源枯竭、经济效益低迷以及管理体制改革等因素。

可可托海三号矿坑的矿坑历史

可可托海矿区发现于1930年,当时仅有当地少数民族对三号矿脉露头部分进行开采,产品用做珠宝装饰材料。1935年,前苏联政府的两个地质分队来到阿勒泰。为推动找矿,他们随身带有多种有色及稀有金属矿物标本,动员广大农牧民在阿尔泰山区采集有用矿物,交地质队按质论价收购。正是根据牧民的报矿地点,地质人员首次在阿勒泰地区五十万分之一的地质图上标出了绿柱石的矿化点八处,其中富蕴县可可托海矿床于1935年被阿牙阔孜拜(国籍、族别不详)等人发现,并列为八处绿柱石矿点之一。这个富产绿柱石(铍)等稀有金属矿床的发现,引起了前苏联政府和科技界及地测、采矿人员的重视,他们多次来华从事地质勘探,并在可可托海矿区以三号矿脉为主进行试采,开采了绿柱石和钽铌铁矿。根据中苏友好互助同盟条约,1950年3月1日成立了"中苏有色及稀有金属股份公司阿山矿管处"。1955年元月1日,矿区全部企业移交我国独自经营,原阿山矿管处更名为冶金工业部有色金属管理总局新疆有色金属公司可可托海矿管处,直属中央管理。1958年,又改名为可可托海矿务局。

20世纪50年代,国家开发可可托海稀有金属矿时,小镇聚集了来自祖国各地的4万余人,而且前苏联专家带来了先进的设备,盖起了俄式风格的楼房,可可托海成为当时新疆物质、精神生活最富裕的"西部小上海"。

除了三号矿坑之外,在可可托海小镇的地质陈列馆中,最引人注目的是一块指甲盖大小的透明玻璃状矿石。这是迄今世界上第一块额尔齐斯石。

1982年,来自成都的地质工程师韩凤鸣在额尔齐斯河畔发现了一块重5克的白色半透明自然晶体。1984年,它被国际矿物学会确认为世界上首次发现的新矿物,因世界上仅此一块,所以被命名为额尔齐斯石,韩凤鸣无私地捐给了地质陈列馆,成了镇馆之宝。

这块价值连城的额尔齐斯石距今发现命名近二十周年。此前它一直静静地躺在两间平房的玻璃窗里,只有贵宾来可可托海参观时方能一睹它的风采。一般的游客只是听说而已,却无缘与它相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