嫦娥五号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嫦娥一号首次完成绕月探测)

本文目录

  1.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地点的是
  2. 嫦娥五号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这对我国航天有什么意义
  3. 嫦娥五号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了,“软着陆”是什么
  4. 嫦娥五号计划11月下旬择机发射,这一次的发射任务是什么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地点的是

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着陆地点的是吕姆克山脉。

北京时间2020年12月1日23时11分,在经历了为期一周的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之旅后,嫦娥五号探测器成功着陆在月球正面西经51.8度、北纬43.1度附近的预选着陆区,并传回着陆影像图。

嫦娥五号的落月点就在“风暴洋”北部的吕姆克山脉,距离“嫦娥三号”的落月点虹湾约1000公里。这是人类从未探索过的区域。

科学家推断,这里土壤体质更年轻,土壤中铀、钍、钾等放射性元素含量更高,更有研究价值和意义。此次任务,如果能成功采样返回,对于研究月球的起源及演化历史,将有很高的价值。

嫦娥五号探测器系统组成

嫦娥五号探测器总重8.2吨,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上升器四部分组成,后续在经历地月转移、近月制动、环月飞行后,着陆器和上升器组合体将与轨道器和返回器组合体分离,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留轨运行,着陆器承载上升器择机实施月球正面预选区域软着陆,按计划开展月面自动采样等后续工作。

嫦娥五号的发射任务由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承担,此次发射任务是中国新一代大推力低温液体运载火箭——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的第六次发射,也是2020年第三次执行发射任务。此前,长征五号B遥一火箭成功首飞;长征五号遥四火箭成功发射了“天问一号”火星探测器。

嫦娥五号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这对我国航天有什么意义

中国北京时间2020年11月24日凌晨4时30分,文昌航天发射场,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到2020年11月30日凌晨4时40分,再通过技术人员的精准控制之下,嫦娥五号探测器顺利实践分离,在成功分离之后,各个机能状态良好,目前也正在准备着陆工作。

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的着陆工作也是异常的艰难,因为嫦娥五号探测器是采用远程控制进行着陆,而且月球上面的环境非常的恶劣,这也增强了嫦娥五号着陆工作的难度,如果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能够成功着陆月球表面,这就意味着中国首个实施无人月面取样返回的月球探测器的进展一切顺利,如果能够成功着陆,就意味着嫦娥五号探测器开始进行它的任务,就是挖掘地下两米的月土,这也是继美国和苏联之后第三个国家成功将月土带回地球的国家。

如果此次中国的嫦娥五号探测器能够整成功将月土带回地球的话,这也将是自苏联最后一次采集月土至今,长达四十多年之后的月土更新研究,通过对中国带回的月土样本的研究,们对月球的认知将进一步加深,而且有希望确定月球年轻玄武岩的年龄,不管是在航空航天技术层面还是科学研究层面,都将是一个了不起的挑战。

此次嫦娥五号探测器也将是作为中国探月工程“绕”“落”“回”的收官之战,所以此次的嫦娥五号月球探测器也是中国实施探月工程以来最艰巨的一个任务,本次的任务受到了全世界各地的瞩目,所以如果此次中国嫦娥五号探测器能够成功着陆,并且完成“绕,落,回”三步走,这将是代表着中国的航空航天领域将进入全世界前列。

嫦娥五号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了,“软着陆”是什么

嫦娥5号探测器将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那么目前各系统的状态如何呢?我会通过以下几点做详细解答。

一、关于嫦娥5号探测器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的问题。

嫦娥5号探测器目前已经。完成了组合体的成功分离,并且准备选择实施月面软着陆,我在刚才那个问题下面已经做了关于这一步骤的解答,如果你有兴趣的话可以去看一下。我们需要明确的是,嫦娥5号探测器目前的这一阶段,仅仅是处在此次探测任务的前半段,因为本次的探测任务总共分11个阶段,而在完成组合体的成功分离,并且选择择机实施月面软着陆的时候,刚刚经历第3个阶段。在完成环月圆轨道的飞行之后,嫦娥5号探测器将会选择月球地面软着陆,那么此时此刻目前各系统的状态如何呢?

二、目前各系统的状态如何呢?

就目前来讲,在月面软着陆之前,嫦娥5号探测器的所有系统状态正常,并且同时保持了和地面的通信畅通,这也非常有利于本次探测任务的顺利完成,因为此次探测器的重量是所有的月球探测器中最重的,所以这一次的月面软着陆前也经历了两次的主动制动阶段。这两次主动制动阶段虽然消耗了大量的燃料,但是不影响本次软着陆的顺利程度。

三、各系统状态如何和阶段的关系。

总的来说,航天任务是一项复杂而精细的工作,在本次航天任务的11个阶段中,各个系统的状态将直接决定本次探测任务能否圆满成功。那么接下来嫦娥5号将选择择机实施月球地面的软着陆,并且在此之后将会采集月球表面的岩石样本,甚至会采集月球土地之下的土壤样本,成功带回地球。关于此次探测任务让我们祝嫦娥5号探测器圆满成功。

在经历了前半段的主要工作之后,嫦娥5号将会采集到月球表面的相关样本,准备返航。随后探测器将会经过月面上升阶段,在这个阶段会确保交会对接顺利完成。在此阶段之后,探测器将会经历交会对接与样品转移阶段。下一步便会是环月等待阶段,全力以赴准备好返回地球。当上述所有工作进行完毕之后,便会经历月地转移阶段和再入回收阶段,最终此次探秘测任务圆满完成。所以题主你可以看到,探测器的组合体成功分离,仅仅是此次探测任务的前半段的任务,后续任务还有待于我们继续关注。

嫦娥五号计划11月下旬择机发射,这一次的发射任务是什么

嫦娥五号主要任务是月球取样返回,它要面对取样、上升、对接和高速再入4个主要技术难题。

根据日前的设计方案,嫦娥五号由轨道器、返回器、着陆器等多个部分组成,其中着陆器将进行月面软着陆,并自动进行月面采样、样品封装等操作,将样品由着陆器的上升段携带升空进入月球轨道,与环月轨道上的轨道器对接,将样品转移到返回器内部,最后轨道器携带返回器点火机动,从环月轨道直接返回地球,返回器将在再入大气层前分离,最后降落在我国北方的内蒙古草原上。

11月17日,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和嫦娥五号探测器在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完成技术区总装测试工作后,垂直转运至发射区,计划于11月下旬择机实施发射。

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于9月下旬由远望运输船队安全运抵海南文昌清澜港,并通过公路运输方式分段运送至中国文昌航天发射场。此后,火箭按照测试发射流程,陆续完成了总装、测试等各项准备工作。

11月17日上午,活动发射平台驶出发射场垂直测试厂房,平稳行驶约2小时后,将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安全转运至发射场一号发射工位。后续,在完成火箭功能检查和联合测试等工作并确认最终状态后,火箭将加注推进剂,按程序实施发射。

此次任务是长征五号系列运载火箭第二次应用性发射,此前已成功发射我国首次火星探测任务天问一号探测器。

探月工程嫦娥五号任务是中国探月工程第六次任务,计划实现月面自动采样返回,助力深化月球成因和演化历史等科学研究,是我国航天领域迄今最复杂、难度最大的任务之一。

探月工程,是我国继人造地球卫星、载人航天飞行取得成功之后我国航天事业发展的又一座里程碑,开启了中国人走向深空探索宇宙奥秘的时代。

2007年10月24日,长征三号甲遥十四火箭,将嫦娥一号卫星送入预定轨道,拉开了中国人探索月球的大幕,首次实现零窗口发射;2008年11月12日,嫦娥一号拍摄的全月球影像图发布;2009年3月1日,嫦娥一号卫星按预定计划受控撞月,标志着我国已经进入世界具有深空探测能力的国家行列。

2010年10月1日,长征三号丙遥七火箭,将嫦娥二号卫星送入地月转移轨道,刷新了中国探月工程新高度,也是我国火箭首次将卫星直接送入地月转移轨道。

2013年12月2日,携带中国第一辆月球车的嫦娥三号探测器,用长征三号乙遥二十三火箭成功发射升空,标志着探月工程第二步进入实施阶段。2013年12月14日,嫦娥三号探测器成功落月,实现我国航天器首次地外天体软着陆,并开展巡视勘察和科学探测。

2014年10月24日,我国自行研制的探月工程三期再入返回飞行试验器,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用长征三号丙遥十二火箭发射升空,准确进入近地点高度为209公里、远地点高度41.3万公里的地月转移轨道。

2014年11月1日,为嫦娥五号探路的再入返回试验器“嫦娥5T”按既定方案平安着陆。在探月工程三期采样返回任务中,最终携带样品返回地球的返回器对任务的成败至关重要,我国此前尚没有地球轨道以外的航天器完成过再入大气层的返回、着陆与回收经历。

2018年12月8日,长征三号乙遥三十火箭,将嫦娥四号探测器送入预定轨道。2019年1月3日,人类首个在月球背面软着陆的探测器嫦娥四号稳稳降落在月球南极-艾特肯盆地冯·卡门撞击坑,至今仍在进行着对月球的探测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