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马古道路线是哪里
茶马古道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农业地区和边疆游牧业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中国藏族著名学者降边嘉措提出,茶马古道路线至少有5条。
一般所说的茶马古道主要路线是从云南的西双版纳、思茅、普洱、临沧、保山、大理、丽江,经迪庆及西藏的昌都、拉萨等地后,进入印度、尼泊尔等南亚地区。
另一条是从四川的雅安出发,经凉山后,交汇云南丽江,再经迪庆、西藏等地后,进入尼泊尔。第三条是以现在的青海省西宁市为起点,经玉树地区,再到昌都,或通过黑河至拉萨。
第四条线路是从甘肃河西走廊,经敦煌、柳园,翻越唐古拉山,到黑河,再到拉萨。而在新疆的喀什、于阗地区至西藏的阿里,这一条茶马古道,它是丝绸之路的延伸。
茶马古道起点及终点
茶马古道的线路主要有两条:
一条从四川雅安出发,经泸定、康定、巴塘、昌都到西藏拉萨,再到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100多公里。
另一条路线从云南普洱茶原产地(今西双版纳、思茅等地)出发,经大理、丽江、中旬、德钦,到西藏邦达、察隅或昌都、洛隆、工布江达、拉萨,然后再经江孜、亚东,分别到缅甸、尼泊尔、印度,国内路线全长3800多公里。
茶马古道起源于唐宋时期的“茶马互市”。因康藏属高寒地区,海拔都在三四千米以上,糌粑、奶类、酥油、牛羊肉是藏民的主食。在高寒地区,需要摄入含热量高的脂肪,而茶叶既能够分解脂肪,又防止燥热,故藏民在长期的生活中,创造了喝酥油茶的高原生活习惯,但藏区不产茶。
而在内地,民间役使和军队征战都需要大量的骡马,但供不应求,而藏区和川、滇边地则产良马。于是,具有互补性的茶和马的交易即“茶马互市”便应运而生。这样,藏区和川、滇边地出产的骡马、毛皮、药材等和川滇及内地出产的茶叶、布匹、盐和日用器皿等等,在横断山区的高山深谷间南来北往,流动不息,并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日趋繁荣,形成一条延续至今的“茶马古道”。
扩展资料:
茶马古道的历史价值:
1、文明传播古道
茶马古道不仅是卫藏与今川滇地区之间古代先民们迁移流动的一条重要通道,同时也是今川、滇、藏三地间古代文明传播和交流的重要孔道。
2、民族文化的迁徙走廊
在这条绵亘10000多里的古道上,几千年来汉、藏彝、纳西、傈僳、哈尼、基诺、羌、普米、白、怒、景颇、阿昌等民族在这里繁衍生息,凸显了我国西南地区民族文化的多元性和原始形态。
3、宗教传播大道
随着茶马贸易的发展,茶马古道的不断延伸,藏传佛教也沿着这条古道广泛在青藏高原及周围地区传播。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的路线是什么
1、陕甘茶马古道,陕西到甘肃,是中国内地茶叶西行并换回马匹的主道。是古丝绸之路的主要路线之一。
2、陕康藏茶马古道(蹚古道),始于汉代,由陕西商人与古代西南边疆的茶马互市形成。
3、滇藏茶马古道。大约形成于公元六世纪后期,它南起云南茶叶主产区西双版纳易武、普洱市,中间经过今天的大理白族自治州和丽江市、香格里拉进入西藏,直达拉萨。有的还从西藏转口印度、尼泊尔。
4、川藏茶马古道是陕康藏茶马古道的一部分,东起雅州边茶产地雅安,经打箭炉(今康定),西至西藏拉萨,最后通到不丹、尼泊尔和印度,全长近四千余公里,是古代西藏和内地联系必不可少的桥梁和纽带。
扩展资料茶马古道
“茶马古道”这一概念是在上世纪90年代初提出来的。现任云南大学茶马古道文化中心主任木霁弘和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陈保亚等6人,于1990年经过3个多月的实地考察,撰写了《滇藏川大三角文化探秘》一书。
此书认为云南是世界茶的原产地,从云南开始的茶叶传播和贸易路线,首先在巴蜀一带得到明确记录,然后一直向北、向东、再向西、向南而形成了当今世界的茶叶布局。
它贯穿了整个横断山脉,跨越中国西部多省区,连接着30多个民族、8000多万人口,向北连丝绸之路,向南连瓷器之路,波及到世界更远的民族和区域。作者提出中国向世界输送茶、瓷、丝这三大物质文明时,形成了南方茶马古道、北方丝绸之路和海上瓷器之路。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茶马古道
参考资料来源:人民网-茶马古道:人类行走文化的奇迹
茶马古道的起点和终点
茶马古道主要干线分为南、北两道,即滇藏道和川藏道,起点、终点有所不同。
滇藏茶马古道:起点为云南的大理、普洱一带,终点为西藏拉萨,后经中转,到达缅甸、尼泊尔,终点为印度。
川藏茶马古道:起点为四川雅安,经甘孜、昌都、林芝等地,最终到达拉萨以及亚东。
茶马古道,古代中国西南地区商贸通道
是我国历史上内地和边疆地区进行茶马贸易所形成的古代交通路线,是唐宋以来至民国时期汉、藏之间以进行茶马交换而形成的一条交通要道。
茶马古道存在于中国西南地区,是以马帮为主要交通工具的民间国际商贸通道,是中国西南民族经济文化交流的走廊。
茶马古道主要分为川藏、滇藏两路,辅以众多的支线、附线,构成的一个庞大的交通网络。
地跨川、滇、青、藏四区,外延达南亚、西亚、中亚和东南亚各国。
茶马古道之滇藏道和川藏道
滇藏道起自云南西部洱海一带产茶区,经丽江、中甸、德钦、芒康、察雅至昌都,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川藏道则以今四川雅安一带产茶区为起点,首先进入康定,自康定起。
川藏道又分成南、北两条支线:
北线是从康定向北,经道孚、炉霍、甘孜、德格、江达、抵达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北线),再由昌都通往卫藏地区;
南线则是从康定向南,经雅江、理塘、巴塘、芒康、左贡至昌都(即今川藏公路的南线),再由昌都通向卫藏地区。
茶马古道是世界上最高、最险峻以及环境最为恶劣的古道。
茶马古道纵横交错地在滇、川、藏三个地区之间,其中高海拔是其显著特征之一,茶马古道沿线海拔多处于 2000~5000米之间。茶马古道几乎横穿了整个青藏高原,成为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道路。
茶马古道的另一个显著特征是险峻,由于古道是穿梭在各山脉和跨地域的道路,致使大部分的古道都是狭窄的,一般只有两尺多宽,有的甚至更窄。且随处可见断崖绝壁,各种新式的交通工具都无法在茶马古道上施展。
同时,茶马古道跨越了大渡河、岷江、金沙江、雅砻江、雅鲁藏布江、澜沧江几大水系,贯穿了川、藏、甘肃、青海等省、区,通往尼泊尔、锡金、不丹、印度、阿富汗、缅甸等南亚、西亚邻国;
维系并推动了沿途多民族政治、经济、文化、宗教的交融和发展,对中华文明的传播、弘扬发挥了不可估量的作用,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政治、经济、文化交流的现实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