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水处理细部措施(防水处理方法有几种)

建筑中屋面防水的细部处理有哪些

檐口,防水层端头埋入凹槽固定并密封。

天沟、檐沟,应设附加层,应设一道涂料防水。

女儿墙泛水、压顶,应设附加增强层,泛水防水层收头应有固定措施,压顶要进行处理。

水落口,应做涂料增强层,水落口周边应用密封材料密封,排水坡度加大。

变形缝,应做柔性卷材覆盖层。

伸出屋面管道,管道周边用密封材料密封,加大坡度,应附加增强层。

分隔缝,密封材料密封,做连续防水层并做保护层。

排气道、排气孔,排气通畅,排气孔周边密封材料密封,固定牢固。

防水涂料施工如何处理细部节点部位

细部节点构造是地下防水工程施工的关键,为保证防水的整体效果,必须加强细部节点施工。

1.地下室底板和剪力墙的交接处严禁设置施工缝,如需设置,则一定要设置在剪力墙身距底板的5oomm左右处,而且最好采用钢板橡胶止水带,施工缝处均匀涂抹水泥基渗透结晶型防水材料,止水带两侧再加设遇水膨胀止水胶。如此综合多处设防,操作简单,地下室防水效果明显。

2.沉降缝、伸缩缝等变形缝处的止水板设置时,采用注浆管型遇水膨胀止水条代替传统止水条,它的最大吸水膨胀率为150%-300%,耐水压20×30mm可达1.5mpa。安装方便简洁,产品出厂配有专用注浆管接头,有利于后期渗漏处理。注浆管对于后期渗漏的处理提供了很好的注浆条件,避免了重复开槽等工序,有利于节省施工成本。

变形缝和沉降缝处缝隙采用聚硫密封膏嵌缝密封。它具有良好的抗老化性和优良的耐水性、弹性、粘结性、压缩恢复性,还具有优良的耐油性和耐溶剂性,可在连续伸缩、振动及温度变化条件下保持良好的物理力学性能。

应用于地下室防水工程中各类伸缩缝、变形缝防渗漏嵌缝密封,效果显著。

穿墙套管和支模用的穿墙螺栓,一定要在中部位置焊上金属止水环,并预埋准确;这种传统作法施工复杂,操作困难,尤其是穿墙螺栓中间焊接金属止水环,拆模后抹灰前还要贴墙割断,并用油漆防腐,工作量大,成本高。如采用遇水膨胀止水胶代替焊接金属止水环,操作简单,造价低,防渗效果显著。

4.桩头防水节点处理

地下室承台底板下常采用桩基础,桩头数量多,由于桩头与承台板新旧混凝土之间存在施工缝,并且卷材防水层在桩头部位无法闭合交圈,且桩头部位钢筋密集,防水最难处理。故桩头与承台部位防水节点成为底板防水工程的关键点。

卫生间管道处怎样做防水效果好细部怎么处理

一、卫生间防水施工的准备工作:

1、卫生间防水分项工程施工前应由施工单位编写《卫生间防水施工方案》,由监理单位及建设单位审批通过后方可施工。

2、防水材料要有正规的出厂合格证及性能检验报告,进场后必须进行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3、结构施工时卫生间穿楼板管道预留洞的位置要准确,管道安装前要用线坠吊线检查,确保管道周围缝隙不小于30mm,个别位置不准确的孔洞用水钻开孔,严禁随意剔凿。

4、卫生间墙体根部应做高度不小于200mm的混凝土现浇带,现浇带与楼板要一次整体浇筑。

5、热水及暖气管道穿楼板要使用套管,套管顶部应高出装饰地面50mm,下部应与楼板底面相平,安装前应准确计算其长度。穿过楼板的套管与管道之间缝隙应用阻燃密实材料和防水油膏填实,端面要光滑。

6、居室地面施工时在卫生间门口处预留出300mm宽做防水,待卫生间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和防水保护层一起施工。

二、工艺流程:

管道安装吊模、堵洞找平层防水层闭水试验保护层

三、施工操作工艺:(以PVC—U管道为例,其它管道可参考执行)

1、管道安装:地漏标高由地面作法和门口至地漏坡度(坡度不小于3%)确定,施工时要严格控制。安装管道时将止水圈套在管道上(止水圈由PVC-U管道生产商配套供应)。所有穿越卫生间楼板的管道安装完毕并验收合格后,必须及时堵洞,堵洞时要严格细致地进行孔洞清理,将地漏、上下水等各管道周围的木楔、砖块等用来临时固定管子的杂物彻底清除。

2、支模、堵洞:堵洞用的模板可采用木模板或定型底模。支模后用水冲洗孔洞,先用表面处理剂(如:EC—1界面处理剂)满涂预留洞口四周,再分两次灌缝。第一次先把止水圈提起,用加微膨胀剂的半干硬性细石混凝土灌入并捣实,混凝土强度等级应比楼板混凝土强度提高一个标号,其厚度为楼板厚度的1/2。第二次落下止水圈,用与第一次相同的混凝土填缝,使其与楼板齐平。填缝混凝土要及时养护,达到一定强度后(一般5天)进行管道根部24小时蓄水试验,合格后再做找平层。

3、找平层施工:为使找平层和基层结合牢固,应将基层的浮灰、油污等处理干净,找平层施工时应边扫素水泥浆边抹灰,卫生间周圈墙角处抹成R=30mm的圆弧,管道周围留凹槽内嵌油膏。分两次抹压,最后压光压平,找平层要及时养护,以防找平层开裂、空鼓或起砂。

4、防水层施工:待找平层完全干透后,将找平层彻底清扫干净。应先在管根、地漏、四周墙根周围涂刷一道涂膜附加层内加玻璃丝布,管道周围直径为300mm,墙角处沿墙高和楼板水平方向各150mm。待干到不粘手时,开始整体涂刷防水涂漠。整体涂刷要分层进行,每层涂膜厚度要均匀,涂刷方向要一致,不得漏涂。相邻两层涂膜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时间间隔根据环境温度和涂膜固化程度控制。各整体防水层在墙根处应向上卷起至少200mm。门口铺出300mm宽。防水层厚度要符合设计要求。

5、防水层的验收(闭水试验):防水层施工完毕后,必须进行闭水试验,试验时间为24小时以上。自顶板下方观测管道周边和其它墙边角处等部位无渗水、湿润现象。经监理单位、建设单位验收合格后办理隐蔽验收记录。

6、保护层施工:防水层上的保护层要一次成活。施工时要做好成品保护,防止破坏防水层。保护层向地漏找坡坡度不小于3%。

四、注意事项:

1、堵洞前管道周围缝隙不得小于30mm,个别位置不准确的孔洞要用水钻开孔,严禁随意剔凿,以利于保证堵洞质量。

2、卫生间墙体根部应做不小于200mm高的混凝土现浇带,现浇带与楼板要结合牢固,以防卫生间墙体渗漏。

3、穿楼板用的套管,其顶部一定要高出装饰地面50mm。

4、找平层施工时基层一定要处理干净,防止找平层结合不牢。阴阳角一定要做成圆弧状;防水层施工时找平层一定要清扫干净,特别是管根、墙根等部位。

5、涂刷涂膜时厚度要均匀一致,不宜太厚,前后两次涂刷方向应相互垂直,总厚度必须符合设计要求。

6、闭水试验合格后要及时进行保护层施工,以防人为破坏。

7、埋入地面的冷热水管道严禁从卫生间门口进入卫生间,应沿墙暗辅至墙面防水层上面穿墙进入卫生间。

8、卫生间门口外300mm范围内可不做地盘管。

混凝土防水的细部构造有哪些

混凝土防水的细部构造有哪些?

1.变形缝:一般,变形缝处混凝土结构的厚度应≮300mm;沉降变形缝最大允许沉降差值应≯30mm。基础沉降+防震必须断开,伸缩+防震可不断开。缝宽:20~30mm,图21-11中埋式止水带与外贴防水层复合使用,埋式止水带与遇水膨胀橡胶条、嵌缝材料复合使用。2.后浇带(替代变形缝、沉降缝、伸缩缝):1应设在受力和变形较小部位,间距宜为30~60m,宽度宜为700~1000mm;2可做成平直缝,结构主筋不宜在缝中断开,如必须断开,则主筋搭接(非焊接、非套接)长度应> 45倍主筋直径;3后浇带应在两侧混凝土龄期达到42d后再施工,高层建筑的后浇带应在结构顶板浇注混凝土14d后进行; c)穿墙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