紫竹调合奏需要那些民乐
紫竹调基本上属于江南丝竹,而江南丝竹乐合奏在突出主要乐器二胡、笛子的基本原则下,其它乐器灵活自如地、依据一定的规律特点相互对比烘托,默契协调,获得独特的韵味。笛子演奏注重气息的控制应用,音色圆韵饱满。高音清远含蓄,低音悠扬婉转。常用的演奏技法有垫音、打音、倚音、颤晋、气颤音、泛音等。二胡演奏右手要求弓法丰满柔和,连绵不断,力度变化非常细腻,左手传统演奏习用一个把位,常用的演奏技法有滑音、勾音、空弦装饰音、左侧音、垫指滑音等。
总之个人感觉离不开笛子二胡琵琶扬琴等,你去看看经典的紫竹合奏基本都是按照,首先,大合奏,分奏笛子,二胡,琵琶,最后再大合奏,这样的编排给人一种非常紧凑感觉.
PS:你用葫芦丝代替笛子我感觉有点滑稽,真的江南丝竹紫竹调就讲究突出欢快明亮婉转的风格,葫芦丝有点软绵绵的感觉
民乐合奏十大名曲都有哪些
琴曲《广陵散》、《梅花三弄》、琵琶曲《十面埋伏》、《夕阳箫鼓》、筝曲《渔舟唱晚》、《寒鸦戏水》、唢呐曲《百鸟朝凤》、《小开门》、笛曲《五梆子》、《鹧鸪飞》。
民族器乐曲按传统习惯分为“单曲”与“套曲”两类。单曲多为单一独立的曲牌。套曲由多个曲牌或独立的段落联缀而成。如南北派十三套琵琶大曲,晋北的八大套等。如按乐曲的曲式结构类型分,主要有变奏体、循环体、联缀体、综合体等,其中以变奏体、联缀体最为多见。
随着时代推移新品种更不断增多,于是有作分类的必要。追溯最早将乐器予以分类的,当始于西周时的"八音"。
其分类法是以乐器的制作材料为依据,《周官*春官*大师》载:"皆播之八音-金、石、土、革、丝、木、匏、竹。"此分类法虽不尽科学,自周朝至清朝三千多年来,却始终占着传统地位,可见其对中国传统乐器的分类影响甚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