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暑节气养生方法(处暑养生要诀)

一、大暑应该注意些什么

大暑节气是24节气中的第12个,夏季最后一个节气。每年的公历7月22,23日之间。

1.要注意避暑,尽量避免在中午从事室外活动,从事室外活动,最好选择早晚较凉时分,应避免阳光直射,且及时适量补水。

2.注意饮食调养,不宜吃太热成大量进食寒冷的东西。

4.注意精神调养,保持心态平和。

5.控制运动的强度,运动后不要立即冲凉。

二、大暑之后该怎么养生

大暑节气之后连续全国范围内暴雨,虽然短时间内温度降低凉爽很多,可大家可不要小瞧了大暑的威力!俗话说“小暑大暑,上蒸下煮”,之后将要到来的连续40度高温,就会让大家感受到前面这些雨水蒸烤大家的难受了。

在这种极端天气下,首先情绪容易激动,稍有些事情就会烦躁暴怒,此外身体也容易中暑,各种暑热疾病高发阶段。最后是高血压、动脉硬化等心脑血管疾病也到了高发期。

尤其是45到55岁的男性,在这个阶段更要注意身体健康。很多英年早逝的惨剧都发生在这个阶段:张国荣因严重抑郁症跳楼自杀,年仅46岁;僵尸片的始祖林正英因肝癌去世,年仅45岁;罗京因淋巴癌去世,享年48岁;香港有名的“大傻”成奎安因鼻咽癌去世,享年55岁。

大暑之后除了高血压和中暑之外,还会诱发多种慢性病,这时候如果你还不注意身体健康,那就真的会让身体垮掉了!

1、大暑节气之后:不要昼夜吹空调

夏季吹空调很正常,有人感慨空调是这个时代最伟大的发明,可空调给人们带来舒爽的同时,也会悄悄的把一些危害带给了我们。夏天开空调无疑是冷风,而如果你开一整天或者是一整晚的话,空调会散发出一些致病的物质,尤其是一些本身就存在呼吸道疾病的患者,轻者可能出现咳嗽的情况,严重的甚至会引发哮喘。

2、大暑节气之后:不要一直不喝水

夏季气温高新陈代谢快出汗量增加,但很多人连营养师建议的每天1700到2500毫升水的量都无法满足。即使是自己在很渴的时候,也懒得起身去接一杯水喝,其实这时候机体已经用各种形式在做抵抗了。如尿液的颜色变深、口干舌燥、乏力、没有精神等等,都是机体给你的预警。

长期如此,负责机体新陈代谢的肾脏也会备受折磨,无形中就给它增加了非常大的压力,可想而知,肾脏的健康也不会好到哪里去了。

3、大暑节气之后:不是所有人都适合洗冷水澡

从小我们就听过伟人一年四季坚持洗冷水澡,磨练意志、强身健体的故事,很多人也学着洗冷水澡。尤其到了夏天,更是觉得洗冷水澡可以去暑,但并不是所有人都适合这样。

因为大量冷水的刺激,即使是在很短的时间之内,冷水也会刺激我们的皮肤,进而让血管收缩力度加大,血液循环变慢,相对应的血管的健康就非常危险了。

不管男性还是女性,现在痔疮都是很普遍的隐疾,患痔疮的所有诱因当中,有一个分量很重的就是久坐。经常性坐着的人,和一些平时喜欢锻炼的人相比,患痔疮的可能性非常的大,这点相信大家在生活中也都看到了。久坐不动还会导致血液循环减缓,会使心脏机能衰退,引起心肌萎缩。

经常听到有人发牢骚说“气炸了,我要气死了!”,有的时候这是口头禅,但在夏季如果不注意真的会被气出病来。夏季桑拿天难免会烦躁,稍微有些不顺心的事情就生气。生气时血压就会随之升高,血管以及心脏部位所承受的压力比正常情况下高出3倍以上。过分激动,对心脏也是有伤害的。

三、大暑进补的正确方法

1、喝姜茶,晒伏姜、喝姜茶、吃姜汁调蛋是台州人大暑当日的食俗,因为姜汁能够去除体内的湿气,因此历代传承了下来。台湾人民则十分流行在大暑这一天吃仙草与凤梨,传说这个时间的凤梨最为好吃,仙草也是当地着名的小吃,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

2、喝老鸭汤,中南地区苦夏难捱,经常是大汗淋漓,所以这里的人们信奉大暑的时候要吃一些具有滋补作用的食物,老鸭无疑是最佳的补品。老鸭长时间生活在水里,性质偏凉,有滋养五脏阳气的作用,可以补血行水、养胃生津。有句谚语是“大暑老鸭赛补药”,说的就是夏天喝老鸭汤的养生功效。

3、喝暑羊,山东南部地区有在大暑到来这一天“喝暑羊”(即喝羊肉汤)的习俗。在枣庄市,不少市民大暑这天到当地的羊肉汤馆“喝暑羊”。枣庄吃伏羊的习惯,与当地的农事、气候有关。

4、吃荔枝,福建莆田人在大暑时节有吃荔枝习俗,叫做“过大暑”。荔枝含有葡萄糖和多种维生素,富有营养价值,所以吃鲜荔枝可以滋补身体。先将鲜荔枝浸于冷井水之中,大暑时刻一到便取出品尝。这时吃荔枝,最惬意、最滋补。于是,有人说大暑吃荔枝,其营养价值和吃人参一样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