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全面脱贫是哪一年)

脱贫攻坚五个一批内容有哪些

“五个一批”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我国重点实现的目标,对于我国现阶段的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需要的就是扶贫攻坚战。

产业升级拉动一批。服务业的快速发展可以让一批困难人群通过转移就业奔小康;

城镇化转移一批。从城镇化的发展规律看,人口主要向中心城市和经济圈城市群集聚。意味着,一批农村人口和欠发达地区人口可以通过向经济发达的城市群和一些中心城市转移实现小康;

农业现代化托起一批。一是改造传统农业提高农业劳动生产率,促进农民致富。二是完善农业组织提高农民的市场主体地位,在市场公平竞争中保障和增进农民利益。三是拓展农业产业链、发展农村服务业,为农民增加就业岗位和收入来源;

区域协调发展带动一批。实施“一带一路”、京津冀协同发展、长江经济带三大战略,优化经济发展空间格局,促进区域协调发展;

政府宏观调控帮扶一批。一是加强区间调控,将宏观经济指标稳定在合理区间,减少政府对经济干预,为市场发挥作用创造更大空间。二是加强定向调控,包括针对实现全面小康的指向性政策,提高政策的针对性和有效性。三是加强精准调控,包括找准致贫原因,对困难地区和人群进行靶向帮扶。四是加强底线调控,织密织牢社会安全网,为困难群众的基本生活兜底。

2015年10月16日,在减贫与发展高层论坛上首次提出"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为打通脱贫"最后一公里"开出破题药方。随后,"五个一批"的脱贫措施被写入《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经政治局会议审议通过。

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总的说来,我们要锁定目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不留锅底。

脱贫攻坚五个一批指的是

法律分析:五个一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

法律依据:《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三、实施精准扶贫方略,加快贫困人口精准脱贫

(十一)实行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兜底脱贫。完善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对无法依靠产业扶持和就业帮助脱贫的家庭实行政策性保障兜底。加大农村低保省级统筹力度,低保标准较低的地区要逐步达到国家扶贫标准。尽快制定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与扶贫开发政策有效衔接的实施方案。进一步加强农村低保申请家庭经济状况核查工作,将所有符合条件的贫困家庭纳入低保范围,做到应保尽保。加大临时救助制度在贫困地区落实力度。提高农村特困人员供养水平,改善供养条件。抓紧建立农村低保和扶贫开发的数据互通、资源共享信息平台,实现动态监测管理、工作机制有效衔接。加快完善城乡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适时提高基础养老金标准,引导农村贫困人口积极参保续保,逐步提高保障水平。有条件、有需求地区可以实施“以粮济贫”。

脱贫攻坚要实施的“五个一批”工程是指什么内容。

【答案】:(1)发展生产脱贫一批,引导和支持所有有劳动能力的人依靠自己的双手开创美好明天,立足当地资源,实现就地脱贫。

(2)易地搬迁脱贫一批,贫困人口很难实现就地脱贫的要实施易地搬迁,按规划、分年度、有计划组织实施,确保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3)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加大贫困地区生态保护修复力度,增加重点生态功能区转移支付,扩大政策实施范围,让有劳动能力的贫困人口就地转成护林员等生态保护人员。

(4)发展教育脱贫一批,治贫先治愚,扶贫先扶智,国家教育经费要继续向贫困地区倾斜、向基础教育倾斜、向职业教育倾斜,帮助贫困地区改善办学条件,对农村贫困家庭幼儿特别是留守儿童给予特殊关爱。

(5)社会保障兜底一批,对贫困人口中完全或部分丧失劳动能力的人,由社会保障来兜底,统筹协调农村扶贫标准和农村低保标准,加大其他形式的社会救助力度。要加强医疗保险和医疗救助,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和大病保险政策要对贫困人口倾斜。要高度重视革命老区脱贫攻坚工作。

六个精准扶贫五个一批内容是什么意思

六个精准扶贫是:扶贫对象精准、项目安排精准、资金使用精准、措施到户精准、因村派人精准、脱贫成效精准。

五个一批内容是:发展生产脱贫一批、易地扶贫搬迁脱贫一批、生态补偿脱贫一批、发展教育脱贫一批、社会保障兜底一批。总的说来,我们要锁定目前7000多万农村贫困人口,建档立卡,分类施策,不留锅底。

扩展资料:

施策

一是进一步被纳入国家扶贫开发大局,并重点推进。《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明确提出:加大贫困残疾人康复工程、特殊教育、技能培训、托养服务实施力度。

国家有关部门制定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可以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下的贫困残疾人脱贫的顶层设计基本完成。

二是贫困残疾人数量逐年减少。在地方各级党委政府的有力扶持下,贫困残疾人家庭“两不愁、三保障”得到较好落实。5年来,有超过500万的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家庭生产生活状况得到明显改善,

300多万有劳动能力和意愿的贫困残疾人通过实用技术培训掌握了1门以上的劳动技能,44.5万贫困残疾人家庭通过实施农村危房改造,住房条件得到明显改善,8.3万贫困残疾人通过康复扶贫贷款支持,有效缓解了生产资金短缺的困难。

三是助推了保障贫困残疾人脱贫制度的建立。国务院制定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和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下称“两项补贴”)制度、残疾儿童康复救助制度,

其中“两项补贴”制度已在全国所有行政区划内建立,2100万人次残疾人从中受益,“两项补贴”已成为当前贫困残疾人摆脱贫困的重大制度支撑。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精准扶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