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仲舒的主张(董仲舒的个人简介)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及其目的是

董仲舒主张"罢黜百家,独尊儒术"政策。目的是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割据的局面出现。

1、董仲舒认为重要的问题是巩固集中统一的政权,防止分裂政权的出现。董仲舒从儒家经典和传记中寻找统一的原因。他从《公羊春秋》中找到了“统一”。

2、人君为政应"法天"行"德政","为政而宜于民";否则,”天"就会降下种种"灾异"以"谴告"人君。如果这时人君仍不知悔改,"天"就会使人君失去天下。

3、提出了“天意”和“天意”的概念,提出了“天人合一”的理论。认为天人相通,天有意志,是至高无上的人格神,自然和人类社会是至高无上的主人。天按自己的面造人,人要照天的旨意而行。

扩展资料:

1、董仲舒,广川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是教授“春秋公羊”的大夫。元光元年(134年前),汉武帝下令制定治国方略。董仲舒在其著名的《莒县良庄对策》中将儒学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吸收其他学派的理论,创造了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2、这是汉武帝高度赞赏和系统赞赏的。“天人感应”、“废百士尊儒”等主张的提出,使儒家思想成为中国社会的正统思想,并对其产生了两千多年的影响。其研究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形成了一套帝王神学体系。

参考资料来源:百度百科-董仲舒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是什么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如下:

1、针对中央集权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

2、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

3、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

4、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

三纲五常,礼教所提倡的人与人之间的道德标准。三纲指父子、君臣、夫妻之间伦理逻辑,五常常指仁、义、礼、智、信,通称纲常。

董仲舒介绍

董仲舒(公元前179年—前104年),广川(河北省景县广川大董故庄村)人,西汉哲学家。汉景帝时任博士,讲授《公羊春秋》。汉武帝元光元年,汉武帝下诏征求治国方略,董仲舒在著名的《举贤良对策》中把儒家思想与当时的社会需要相结合,并吸收了其他学派的理论,创建了一个以儒学为核心的新的思想体系。

深得汉武帝的赞赏,系统地提出了“天人感应”、“大一统”学说和“诸不在六艺之科、孔子之术者,皆绝其道,勿使并进”、“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主张被汉武帝所采纳。使儒学成为中国社会正统思想,影响长达两千多年。其学以儒家宗法思想为中心,杂以阴阳五行说,把神权、君权、父权、夫权贯穿在一起,形成帝制神学体系。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董仲舒

董仲舒主要主张什么

董仲舒主张针对中央集权的需要,提出“春秋大一统”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针对加强君权需要,提出“君权神授”的政治思想和相应的儒家道德观点;针对土地兼并现实,进一步发挥儒家的仁政思想。主张限田、薄敛、省役;针对为人处世标准,提出“三纲五常”,提倡孝道。也提出了“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妻纲”和仁义礼智信五种为人处世的道德标准,即三纲五常。为了缩小贫富差别,协调各种社会矛盾,提出调均的主张。上疏汉武帝限制私人占有土地的数额的主张,限制豪强兼并土地,不允许官吏与百姓争抢利益。

董仲舒的思想主张

历代的人们对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政治举措都有不同的意见,有些人认为他这一政治举措打击了其他学派的发展,而且是一种愚民的手段。还有些人都认为他这一做法,加强了我们古代君王的中央集权,为我们的社会稳定和谐作出了贡献,为政治上统一思想奠定了基础,巩固了中国古代王朝的统治。那么董仲舒的想法主张,对于我们后世究竟有哪些影响?是积极的还是负面?接下来小编就带大家去讨论一下。

董仲舒是汉武帝时期人,在汉武帝时期为了巩固统治,董仲舒提出了“天人感应","大统一"的学说巩固了皇权统治,然后为了保障汉朝中央思想上也能保持统一他便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这种政治思想,汉武帝成功地推行并任命他为主要执行官。他的思想主张主要以儒家的思想为中心,其中还伴随了一些阴阳五行学说,融合了中国古代的”君权神授“体系。保障了汉朝中央集权的高度集中。尤其他提出的针对为人处事的标准,三纲五常,提倡孝道,后来以此标准举孝廉入仕。

但也基于此,有些人认为董仲舒提出的一些思想主张是存在负面效果的,比如说他提出了“三纲五常伦理观”,其实是制约了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对于人的特殊性发展有十足的制约。而且由于古代信息传递较慢,制度文化的偏落严重损伤了人们思想的进步,在一定程度上的禁锢了人们的思想而到,而这种愚民思想贯穿了我们整个封建王朝,尤其在明清时期,当时统治者为了君主集权,更是大兴文字狱,更进一步加剧了此类负面现象。

总的来说,董仲舒的一生推行各类改革实现了对于先秦时期一系列思想的融合,并且推动儒学成为了我们封建社会中的正统思想,维护中央集权。他推出了这些理论和举措,顺应了时代发展的要求,巩固了汉朝的政权,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力的发展。但是长期来看,其思想存在一些很明显的负面作用,我们对他的这些思想上,应该要选择性的进行扬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