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冬的五言绝句
立冬的五言绝句如下:
1、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2、立冬客馆病坐
【明】李英
羁旅立冬时,凄风擗面吹。
病多丝发短,愁怯雪霜欺。
人事频如幻,纵横一似棋。
寒暄何足问,天地总无私。
3、咏廿四气诗立冬十月节
【唐】元稹
霜降向人寒,轻冰渌水漫。
蟾将纤影出,雁带几行残。
田种收藏了,衣裘制造看。
野鸡投水日,化蜃不将难。
4、立冬
【元】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
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
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5、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增。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棱。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6、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7、立冬后作
【宋】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
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
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
立冬诗两句诗是什么
后两句是:又是一年寒岁至,更深月落满河星。
赏析:这首诗的作者未知。秋天的景意并未完全消尽,立冬踩着厚厚的落叶,披着清澈高远的蓝天,已急不可待地粉墨登场了。古人作诗,最喜秋季,当萧瑟的秋风卷起满天黄沙,当南归的大雁揉碎天边艳阳,诗意绵绵不绝。
其他描写立冬的古诗:
1.左河水《立冬》
北风往复几寒凉,疏木摇空半绿黄。
遍野修堤防旱涝,万家晒物作冬藏。
赏析:这是一首描写冬季第1个节气情形的七言绝句诗。该诗采用写实的手法,以短短四句的28字,描写了中国大部分地区在立冬节气里,西北风往复南下所带来的降温天气,使万木凋零,落叶纷飞。江南地区的农村在抓紧进行农作物的收割、收藏及人们进行水利及农田工程建设等工作的情景。
“北风往复几寒凉”,是指在我国当时间进入立冬节气的时候,全国的冬季从此开始。此时,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高空西北风开始时来时去,往而复来,使大地的气候时寒时凉,特别是这时北方地区的大地开始封冻。
“疏木摇空半绿黄”,指在立冬时节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树木开始凋零。长江中下游地区经历风霜后,绿色的树叶在不断变黄的过程中,一眼望去颜色有绿有黄,半绿半黄,通过慢慢坠落,使树木明显稀疏了起来。特别是我国北方已经黄叶落尽,林木稀疏之状更为明显。每当北风吹来,树梢在空中摇曳,姿态万千。
“四野修堤防旱涝”,指立冬节气里我国的农作物收割已基本完成,全国各地的农民们在四面八方的沃野不失时机地开始了水利工程和农田基本建设。他们忙于维修和加固用于防洪的堤坝,疏通各类水道,建设水库,以备来年抗旱与防涝,以保农业生产的正常进行。
“万家晒物备收藏”。指此时我国在城乡千家万户的居民们,紧紧抓住冬季难得的阳光进行晾晒粮、豆、棉花等农产品及秋夏衣物等物品,准备收藏过冬,以作今冬明春或更远的时候使用。
2.唐.李白《立冬》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赏析: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扩展资料:
立冬:立冬,二十四节气之一,斗指西北为立冬,太阳黄经为225°,于公历11月7-8日之间交节。立冬是季节类节气,立冬表示冬季自此开始。
立冬过后,日照时间将继续缩短,正午太阳高度继续降低。立冬,在古代社会是民间“四时八节”之一,人们一般都要举行祭祀活动。立冬不仅是冬季的第一个季节,古时在我国的很多地方也被当做重要的节日来庆祝。
立冬意味着进入寒冷的季节,人们倾向进食可以驱寒的食物。立冬,闽中俗称“交冬”,意为秋冬之交,立冬“补冬”。在福建的潮汕地区,立冬要吃甘蔗、炒香饭。在汕头,人们立冬吃用莲子、香菇、板栗、虾仁、红萝卜等做成的香饭,这些也都是温热的食物。在北方,立冬的规矩是吃饺子,因为水饺外形似耳朵,人们认为吃了它,冬天耳朵就不受冻。
立冬节气,高空西风急流在亚洲南部地区已完全建立。此时高空西风南支波动的强弱和东移,对江淮地区降水天气影响很大。当亚洲区域成纬向环流,西风南支波动偏强时,会出现大范围阴雨天气。此外,纬向环流结束和经向环流也会建立,并有寒潮和大幅度降温。立冬前后,中国大部分地区降水显著减少。
关于立冬的古诗有哪些
1、立冬
李白〔唐代〕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翻译:立冬之日,天气寒冷,墨笔冻结,正好偷懒不写新诗,火炉上的美酒时常是温热的。醉眼观看月下砚石上的墨渍花纹,恍惚间以为是大雪落满山村。
2、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钱时〔宋代〕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翻译:昨天夜里下了清霜,躲在被衾中都感到寒冷;早晨起来,门前台阶落满了红叶。花园里的草木在寒冷的西北风中逐渐凋零;只有那金菊凌霜绽放,不负秋光。
3、立冬
宋代陆文圭
早久何当雨,秋深渐入冬。黄花独带露,红叶已随风。
边思吹寒角,村歌相晚春。篱门日高卧,衰懒愧无功。
解释:这首诗前六句描写了立冬景象,红叶已随风,虚实之笔,最后两句带出诗人内心感受,衰懒愧无功。
4、立冬
明代王稚登
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一点禅灯半轮月,今宵寒较昨宵多。
解释:诗人是敏感的,无须看黄历,单靠寒意体会就知道今日立冬了,而禅灯孤冷,更添悲凉。
5、十月十四日立冬菊花方盛
宋代朱翌
黄菊一何好,持觞惟尔从。名应称晚秀,色岂为人容。
正似花重九,休论月孟冬。霜威占清晓,直欲犯其锋。
解释:农历十月十四日立冬是比较少见的,想来这一年重阳节菊花尚未极盛,诗人在立冬日赏菊,当是别样心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