容器育苗的主要基质材料(容器育苗的优点有哪些)

什么是容器育苗容器育苗有哪些优点

容器育苗是用特定容器培育作物或果树、花卉、林木幼苗的育苗方式。容器盛有养分丰富的培养土等基质,常在塑料大棚、温室等保护设施中进行育苗,可使苗的生长发育获得较佳的营养和环境条件。苗随根际土团一起栽种。育苗容器有两类:一类具外壁,内盛培养基质,如各种育苗钵、育苗盘、育苗箱等。另一类无外壁,将腐熟厩肥或泥炭加园土,并混少量化肥压制成钵状或块状,供育苗用。

与常规育苗方式相比,容器育苗的优点显而易见。

(1)造林成活率高

使用容器进行育苗,由于苗木根系是在容器内形成的,造林时是全根全苗,根部不受损伤保持原状态,栽后缓苗期短,甚至不缓苗,成活率较高。在自然条件比较恶劣的地区和栽植较难成活的树种,造林时使用容器苗更有其特殊意义。

(2)育苗周期缩短

由于使用了适宜的容器,合理配制营养土,在人为地调节水分、养分、二氧化碳浓度和光照等良好的环境条件中,苗木生长迅速,因而缩短了育苗期限。例如加拿大一般是16~26周,美国东部是8~12周,有的甚至缩短到4~10周。

(3)有利于实现育苗机械化

容器苗出圃时省略了起苗、假植等作业,从育苗到造林的一系列过程中,可以实行机械操作,减轻了劳动强度,提高了劳动生产率。如日本用纸营养杯育苗,有适于大规模生产的自动化作业线的各种机械,包括传送装置、营养土装填机、播种机、覆土机等,每天由6人操作,可完成40万个纸杯的播种作业。

(4)不受栽植季节限制

容器苗一年四季均可栽植,便于合理安排劳力,有计划地进行分期栽植。

容器育苗目前还存在哪些问题

容器育苗工作开始还不久,有关制作容器的材料、形状和规格尚未定型;营养基质的配制、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栽培技术,还有许多问题要进一步研究解决;造林的效果也有待今后验证。在现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

(1)需要大量优质土壤配制营养土

用直径8厘米的泥炭容器,每立方米营养土仅能装填3300~3400个容器,按每年造林200公顷并每公顷栽植3000株计算,每年即需用营养土180米3。

(2)育苗技术比较复杂

容器育苗是高度集约的栽培工作,而且目前使用的容器大多是小型的,要在局限的土壤内培育出生活力强的苗木,有很高的技术要求,需要专门的植物生理、生态等基础知识及育苗的实际经验。例如,容器是与地面隔离的,不可能利用地中水分,要经常采用人工灌水以免容器苗缺水而死,但灌水的程度要适当,灌水这个环节对育苗的成败有时起着决定性的作用。

(3)育苗的成本较高

据日本报道用泥炭容器育苗,其成本要比普通苗高出60%。

(4)苗木运输费用较高

容器苗在重量和体积上的增加,使运输费用大幅度的增加,一般要高出2倍左右。同时,在造林地上容器苗的短途搬运,都是依靠人力,劳动强度较大。

(5)要求集约的造林措施

容器苗大多是小型的,造林前一般都要求细致整地,造林后更要及时加强除草等抚育工作。

怎样配制容器育苗营养土

营养土的配制是容器育苗成败的关键,因此,一定要精细选择和配制营养土。营养土按以下步骤配制:

(1)将培养土基质材料粉碎、过筛。

(2)按一定比例将基质材料混合。

(3)将营养土调至一定的湿润状态,湿润的程度以装杯后不致从容器的排水孔漏出、握成团后不变形为宜。

配制培养土时应注意,混拌营养土的场所应保持清洁。如果采用机械混拌营养土,设备在使用前可用2%的福尔马林溶液消毒。不同树种苗木生长要求不同的酸碱度范围,一般针叶树要求pH4.5~5.5,阔叶树要求pH5.7~6.5。培育松树、栎类容器苗时应接种菌根菌。选择营养土配方可参考表3。

表3我国常用的培养土配方

表3我国常用的培养土配方(续)-1